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
- Stephen M. De Luca
- Sep 26, 2019
- 3 min read
出于对国家安全和贸易保护的原因,无论是美国还是非美国公司,若将产品或技术从美国出口到外国,或从外国出口到第三方国家,都将受到美国出口管制法的约束。任何公司或个人,在未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出口受管制的产品或技术,都将受到处罚。
近年来,美国政府将监管重点转移到了关键技术出口上,尤其是针对于中国的出口。白宫在其政策报告中特别指出,中国企业在美国设立研究中心,对美国的国家利益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美国总统特朗普呼吁加强出口管制,有关部门为此还颁布了新法律,以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来限制高科技出口中国。
“实体清单”中国公司数量上升
今年6月24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BIS)发布了一项公告,称BIS已确定148家公司违反了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这些公司将被纳入“实体清单”当中,该清单中已含有90多家中国企业。
美国商务部对两用技术实施清单管理,并以阶梯式三大清单限制美国技术输出,分别为:拒绝人员清单(DPL)、未经验证清单(UVL)和实体清单(EL)。其中,实体清单最为严格,被纳入的原因是“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BIS这项公告则表明,清单上的实体失去了在美国的贸易机会,会遭到技术封锁和国际供应链隔离。尽管美国《出口管理条例》为进入清单的实体提供了申请取消的程序,但实际上,列入清单就意味着企业进入了“黑名单”,基本不可能从美国获得《出口管理条例》所列物项和技术。
此外,在今年4月,BIS公布生效一项决定,对根据《美国出口管理条例》制定的“未经验证清单”进行修订,增加和删除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机构和企业。其中新增了37家中国内地的企业、院校及研究机构,并从清单中删除了3家中国内地的企业和机构。
被列入“未经核实清单”的企业机构往往是因为在涉及美国出口管制的交易中,由于其自身或者其客户的原因导致美国产业与安全局未能获得有关信息确认,无法顺利完成最终用途检查,难以决定是否将其列入管制更为严格的“实体清单”,而选择将其先列入“未经核实清单”。
构建出口合规管理体系
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引进和出口国外先进产品和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并遵循各国不断发展变化的出口管制法律所规定的条款,并建立一套有效的出口合规管理体系,才能使企业有效防范出口管制违规,并建立出口合规信誉,在采购国外高科技产品的过程中获得战略优势。
一套完整的出口合规内控管理体系应包括:
管理层承诺;
风险评估;
出口许可评估;
培训计划;
审计计划;
违规上报及整改措施;
记录生成及留存方案等。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制定出台了出口管制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国企业应根据所在行业及自身的业务模式,搭建一套符合各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管制法律要求的合规管理体系,为中国企业在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参与国际贸易提供坚实的出口合规保障和战略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