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迪士尼动画电影《狮子王》上映,成为了动画电影史上的巅峰之作,横扫十项顶级电影奖项,名声享誉全球。
直到现在,《狮子王》依然是很多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经典作品。在25年后的今天,这部经典电影从平面动画跃升为3D真人版。然而,关于这部经典作品的一个巨大争议也再一次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大众熟知的《狮子王》,竟是“抄袭之作”?
《狮子王》的版权之争
1994年上映的《狮子王》,被质疑抄袭了1965年播出的动画剧集《森林大帝》。两部作品相差了30年之久,却有着极大的相似度。
不少新闻报道列出了一系列相似的情节,例如,两部作品都意在体现父亲早逝后,年轻的狮子经历了自我放逐与挣扎,进而重新找回责任感,登上王座的过程。除此之外,主人公的名字也极为相似。《森林大帝》中的主角名为 Kimba,而《狮子王》中主角的名字则为 Simba。
面对种种质疑,迪士尼在第一时间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否认了《狮子王》抄袭《森林大帝》。迪士尼表示所有参与《狮子王》制作的工作人员,都对手冢治虫以及他的作品《森林大帝》并不熟悉。《狮子王》联合导演之一罗伯·明可夫表示自己并没有看过动画版《森林大帝》。时任迪士尼董事长的迈克尔·艾斯纳在电视广播上公开发布用生命表示:《狮子王》是独一无二的,是来自迪士尼动画工作室故事部门的原创作品,其并非改编自任何曾经出版的童话故事或文学作品。
多年来,《狮子王》是否抄袭了《森林大帝》,最终都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两部作品各自具有特色,他们在镜头上有着许多相似的画面,但在剧情上又有一定的差异,《狮子王》故事的灵感来源于经典的《哈姆雷特》,而《森林大帝》的主题则更偏向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生命的崇敬。两部作品在经历岁月的考验之后,都成了不可替代的经典佳作。
如何正确维护版权?
近几年来,“抄袭”、“未经允许引用”等现象,变得十分常见,使得原创者纷纷加强了对自身作品的版权意识。那么,在美国想要维护自己的版权,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首先,在美国境内出版的作品:在美国享有著作权。而在美国境外出版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与美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著作权,亦受美国法律保护。
进行版权登记,是作品进入美国作品数据库的唯一途径。美国版权局的登记系统与美国官方的美国作品数据库相互绑定,在登记了版权信息之后,作品信息才会被录入美国作品数据库,方便进行版权交易。
更重要的是,版权登记是某些版权侵权诉讼的前提条件。根据美国版权法第4章第1条的规定,在美国任何司法程序中,在作品发表前或发表后的5年内签发的登记证书,将构成司法上的初步证据。如无相反证据,登记证书中的所述内容一般会被法院推定为真实有效。换言之,若上述作品没有进行版权登记,即使被侵犯了版权也不能提起诉讼,需通过其他途径来寻求保护。
若在版权所有人创作完成一部作品之前遭受到侵权,可向美国版权局申请预登记,以便提起侵权诉讼。而预登记的作品只有在正式进行版权登记之后,才有可能获得诉讼中赔偿权或支付律师费的权利。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content of this blog is the property and copyright of Jia Law Group and may not be reproduced in any format without prior express permission.
Contact marketing@jiaesq.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or to seek permission to reproduce content. This blog is intended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It does not constitute legal advice. The reader should consult with knowledgeable legal counsel to determine how applicable laws apply to specific facts and situations. Blog posts are based on the most current information at the time they are written. Since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laws or other circumstances may have changed since publication, please call us to discuss any action you may be considering as a result of reading this blog.
By using this blog you understand that there is no attorney-cli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 and the Blog/Web Site publisher. The Blog/Web Site should not be used as a substitute for competent legal advice from a licensed professional attorney in your 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