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初,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正式登陆美国市场,拉开了其进军海外市场的大幕。仅用了1个多月时间,TEMU就已经成为受欢迎程度仅次于Amazon的购物类APP,势头凶猛。从这一个多月的经营情况来看,TEMU通过消费者“无法抗拒”的低价,和一整套效率极高的玩法,将“拼得多,省得多”的运营理念落到了实处,给用户和商家带来了不错的体验。
疫情之下,大规模开启海外业务线必然涉及大量内部调度和资源整合,对平台而言是很大的考验。拼多多在这样的节点上坚持力推TEMU出海,首先是因为看到了跨境电商市场的巨大潜力。从2021年的外贸数据来看,中国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已达39.1万亿元人民币,跨境电商在出口中的渗透率仅为6.6%,上升空间极大。更重要的是,拼多多要寻求进一步发展,恢复成立初期的高增长态势,就必须终结对国内市场的过度依赖,从跨境电商领域中找到新的可能。
在新机遇面前,拼多多在巨量投入的支撑下开始全面出击。今年8月,拼多多举办了首期跨境电商招商会,商家在0元入驻的同时享受零佣金,这种政策和资源上的支持力度,使大量具有完备产能保障和产品质量管控体系的工厂及贸易商,都在积极寻求与拼多多的合作,借TEMU火爆的热度实现海外业务的扩张。
同前几年相比,新一批的跨境电商项目背靠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充分发挥了“多快好省”的供应链优势。此外,随着近年来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不少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运营技巧和经验,为“出海”打下了基础。不过,“出海”的同时也意味着相关企业面临着他国监管、税务、知识产权等合规问题,跨境电商合规化是整个行业的大势所趋,也是国内国际政策主导的方向。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向跨境电商企业分享8条实用的法律建议,帮助出海企业在登陆美国市场的过程中,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
针对跨境电商的8条法律建议
产品出事责任:“严格赔偿责任制”(Strict Liability)
一旦产品出现问题造成损失,消费者(原告)不需要证明被告有“过失”。换而言之,如果产品造成损失,原告只需要证明产品的问题直接造成伤害就可以索偿。索偿对象是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链条上的每一个经手方。所以厂家应严格把关产品质量,且若产品有一定爆炸风险或为钝器,都需在明显的地方做出警示。
产品丢失或损坏:可要求补偿
以亚马逊为例,如果选择使用Fulfillment by Amazon (FBA) 的卖家,在产品交付给亚马逊仓库后出现丢失或损坏,可以向Amazon Fulfillment Center求偿。具体补偿需根据FBA Reimbursement Policy,再结合个案分析决定。商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求偿需要在产品丢失或者损坏的90天内做出,且需提供亚马逊货件编号、库存所有权证明及交货证明等。
产品认证:除了政府认证,电商平台也有自己的上架限制
多数电商平台均有“限制性商品”的列表,例如亚马逊限制酒精、动物及动物相关产品、艺术品、膳食补充剂、电子产品、出口管制产品、珠宝和宝石等41类产品的销售。这些限制性商品类别中有些是不能售卖的,有些是需要亚马逊的提前批准才能售卖。
卖家被封号或资金被冻结:不能集体诉讼,要小心再小心
根据亚马逊卖家服务协议,当亚马逊认定卖家存在“欺诈行为”,例如刷好评、缺乏相应产品认证等,就会对卖家封号且冻结其付款账号。此时卖家最应该做的是尽快请有经验的诉讼律师和亚马逊进行和解沟通或仲裁。亚马逊在和卖家签订的仲裁条款中,完全取消了卖家对其进行集体诉讼的权利。
在这里,我们强烈建议卖家在产品上架前完成合规流程,例如完成政府和电商平台的认证,同时避免刷好评、刷单的现象出现。一单遇到账户冻结的情况,及时寻求律师的帮助。
商标、知识产权:在美国要做正规注册
知识产权对于跨境电商而言,最密切相关的是商标申请。根据联邦法规定,如果商标法申请者在美国境外的话,需要一个美国持证律师帮助该申请人申请商标。近年来,商标侵权案件也大量出现,中国卖家经常是这些案件中的被告,原告方则经常是一些时尚品牌或者科技公司。点击阅读跨境电商侵权案和解谈判成功案例,了解正确应对侵权事件的方法。
在美国经商:邮箱、信箱要勤查看
除了常规的商业往来信件,今年起法院也会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传票给卖家在电商平台关联的邮箱。这种传送方式虽然在美国民事诉讼法下存在争议,例如在纽约和芝加哥联邦法院都有法官认为电子邮件送达不合程序的例子,且在等待更高级法院对这类案件发表意见,但在最终意见下达之前,建议各位商家还是要经常查看邮箱和信箱,如果收到传票要及时和律师联系,通过律师和原告(律师)取得联系。
数据安全问题:美国市场普遍重视,加州要求更严
在美国设置独立站的卖家,需要注意只要相应企业收集加州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那么就需要遵循《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如果有跨境企业要在美国建立独立站的话,我们强烈建议这个独立站要做数据安全的合规,比如要在网站上列出用户隐私协议等等。
年总收入超过2500万,或;
每年出于商业目的(单独或组合)购买、接收、共享或出售超过50,000名消费者、家庭或设备的个人信息,或;
年收入的50%或更多来自出售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海外货款追偿:新方式可以更有效帮卖家追债
海外买家在收货后拖欠货款,多年来都是中国卖家的一大难题。距离远、时间差、语言不通等因素,都给是否最终能追回货款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近年来的新追债方式,例如中国仲裁裁决在海外的执行,就能帮卖家更好的在海外追回债务。点击阅读海外催收新模式,了解企业如何合法合规催收。
Comments